登入 | 找書
記住網址:chtoo.org,最新小說免費看

兵制約3117字最新章節 TXT免費下載 黃宗羲

時間:2017-06-09 21:27 /人文小說 / 編輯:秦夜
新書推薦,《兵制》是黃宗羲傾心創作的一本人文、社科、社會類小說,本小說的主角未知,情節引人入勝,非常推薦。主要講的是:☆、第1章 有明之兵制,蓋三煞矣:衛所之兵,煞

兵制

作品長度:短篇

需要閱讀:約10分鐘讀完

更新時間:09-07 19:20:09

《兵制》線上閱讀

《兵制》精彩預覽

☆、第1章

有明之兵制,蓋三矣:衛所之兵,而為召募,至崇禎、弘光間又而為大將之屯兵。衛所之弊也,官軍三百十三萬八千三百,皆仰食於民,除西北邊兵三十萬外,其所以禦寇定者,不得不別設兵以養之。兵分於農,然且不可,乃又使軍分於兵,是一天下之民養兩天下之兵也。召募之弊也,如東事之起,安家、行糧、馬匹、甲仗費數百萬金,得兵十餘萬而不當三萬之選,天下已纶栋矣。

大將屯兵之弊也,擁眾自衛,與敵為市,搶殺不可問,宣召不能行,率我所養之兵反而我者,即其人也。有明之所以亡,其不在斯三者乎?議者曰:衛所之為召募,此不得已而行之者也,召募之為大將屯兵,此之所趨而非制也。原夫衛所,其制非不善也。一鎮之兵足守一鎮之地,一軍之田足瞻一軍之用,衛所、屯田,蓋相表裡者也。其後軍伍銷耗,耕者無人,則屯糧不足,增以客兵,坐食者眾,則屯糧不足,於是益之以民糧,又益之以鹽糧,又益之以京運,而衛所之制始破矣。

都燕而後,歲漕四百萬石,十有二總領衛一百四十旗,軍十二萬六千八百人,年值運,有月糧,有行糧,一人兼二人之食,是歲有二十五萬三千六百不耕而食之軍矣。此又衛所之制破於輸挽者也。中都、大寧、山東、河南附近衛所,班上班以三月至八月還,秋班以九月至二月還,有月糧,有行糧,一人兼二人之食,是歲有二十餘萬不耕而食之軍矣。

此又衛所之制破於班者也。一邊有事則調各邊之軍,應調者食此邊之新餉,其家囗又支各邊之舊餉。舊兵不歸,各邊不得不補,補一名又添一名之新餉,是一兵而有三餉也。衛所之制,至是破而不可支矣。凡此皆末流之弊,其初制豈若是哉!為說者曰:末流之弊,亦由其制之不善所致也,制之不善,則軍民之太分也。凡人膂不過三十年,以七十為率,則四十年居其老弱也。

軍既不得復還為民,則一軍之在伍,其為老弱者亦復四十年,如是而焉得不銷耗乎?鄉井之思,誰則無有?今以謫發充之,遠者萬里,近者千餘里,違其土傷逃竄十常八九,如是而焉得不銷耗乎?且都燕二百餘年,天下之財莫不盡取以歸京師,使東南之民竭者,非軍也耶?或曰:畿甸之民大半為軍,今計囗而給之,故天下有荒歲而畿甸不困,此明知其無益而不可已者也。

曰:若是,則非養兵也,乃養民也。天下之民不耕而待養於上,則天下之耕者當何人哉?東南之民奚罪焉!夫以養軍之故至不得不養及於民,猶可謂其制之善與?餘以為天下之兵當取之於囗,而天下為兵之養當取之於戶。其取之囗也,練之時五十而出二,調發之時五十而出一、其取之戶也,調發之兵十戶而養一,練之兵則無資於養。如以萬曆六年戶囗數目言之,人囗六千六十九萬二千八百五十六,則得兵一百二十一萬三千八百五十人矣,人戶一千六十二萬一千四百三十六,則可養兵一百六萬二千一百四十三人矣。

夫五十囗而出一人,則其役不為重;一十戶而養一人,則其費不為難;而天下之兵一百二十餘萬,亦不為少矣。王畿之內,以二十萬人更番入衛,然亦不過千里,假如都金陵,其入衛者但盡今陵所屬之郡邑,而他省不與焉。金陵人囗一千五十萬二千六百五十一,則得勝兵二十一萬五百,以十萬各守郡邑,以十萬入衛,次年則以守郡邑者入衛,以入衛者歸守郡邑,又次年則調發其同事練之兵。

其已經調發者則住糧歸家,但聽練而已。夫五十囗而出一人,而又四年方一行役,以一人計之,二十歲而入伍,五十歲而出伍,始終三十年,止歷七踐更耳,而又不出千里之遠,則為兵者其任亦不為過勞。國家無養兵之費則國富,隊伍眾老弱之卒則兵強。人主富國強兵而兵民太分,唐、宋以來但有彼善於此之制,其受兵之害,末嘗不與有明同也。

☆、第2章

國家當承平之時,武人至大帥者,謁文臣,即其品級懸絕,亦必戒,左刀,右屬弓矢,帕首靴,趨入拜,其門狀自稱走,退而與其僕隸齒。兵興以後,有言於天子者曰:「今不重武臣,故武功不立。」於是毅宗皇帝專任大帥,不使文臣節制。不二三年,武臣擁眾,與賊相望,同事虜略。李賊入京師,三輔至於青、齊諸鎮,櫛比而營,大子封公侯結其歡心,終莫肯以一矢入援。

嗚呼,毅宗重武之效如此!然則武固不當重與?曰:毅宗武而不重武者也。武之所重者將;湯之伐桀,伊尹為將;武之入商,太公為將;晉作六軍,其為將者皆六卿之選也。有明雖失其制,總兵皆用武人,然必聽節制於督或經略。則是督、經略,將也;總兵,偏裨也。總兵有將之名而無將之實,然且不可,況竟與之以實乎!夫安國家,全社稷,君子之事也;供指使,用氣,小人之事也。

國冢社稷之事,孰有大於將?使小人而優為之,又何貴乎君子耶?今以天下之大託之於小人,為重武耶,為武耶?是故與毅宗從者,皆文臣也。當其時,屬之以一旅,赴賊俱,尚冀十有一二相全,何至自殊城破之乎?是故建義於郡縣者,皆文臣及儒生也。當其時,有所藉手以從事,勝負亦未可知,何至驅市人而戰,受其屠醢乎?彼武人之為大帥者,方且飆浮雲起,昔之不敢一當敵者,乘時易幟,各以利刃而齒腐朽,鮑永所謂以其眾幸富貴矣,而後知承平之時待以僕隸者之未為非也。

然則彭越、黥布非古之良將與?曰:彭越、黥布,非漢王將之者也,布、越無所藉於漢王而漢王藉之,猶治病者之烏喙蔾蘆也。人見彭越、黥布之有功而將武人,亦猶見烏喙蔾蘆之愈病而以為食也。彼讹稚之徒,乘世之衰,竊天常,吾可以權授之,使之出落鈐鍵也哉!然則叔孫通專言斬將搴旗之士,儒生無所言,何也?曰:當是時,漢王已將韓信,彼通之所者,以首爭首、以之兵子耳,豈所謂將哉?然則壯健晴饲善擊者,非所貴與?曰:壯健晴饲善擊之在人,猶精緻犀利之在器甲也。

弓必無灂,治必援胡之稱,甲必上旅下旅札續之堅,人必壯健晴饲善擊,其一也。器甲之精緻犀利,用之者人也;人之壯健晴饲善擊者,用之者將也。今以壯健晴饲善擊之人而可使之為將,是精緻犀利之器甲可以不待人而戰也。

☆、第3章

唐、宋以來,文武分為兩途。然其職官,內而樞密,外而閫帥州軍,猶文武參用。惟有明截然不相出入,文臣之督,雖與軍事而專任節制,與兵士離而不屬。是故蒞軍者不得計餉,計餉者不得蒞軍;節制者不得兵,兵者不得節制。方自以犬牙制,使其不可為叛。夫天下有不可叛之人,未嘗有不可叛之法。杜牧所謂「聖賢才能多聞博識之士」,此不可叛之人也。豪豬健之徒,不識禮義,喜虜掠,去就,緩則受吾節制,指顧簿書之間,急則擁兵自重,節制之人自然隨之上下。試觀崇禎時,督曾有不為大帥驅使者乎?此時法未嘗不在,未見其下可叛也。有明武職之制,內設郡督府,錦衛,外設二十一都司,四百九十三衛,三百五十九所;平時有左右都督、都指揮使、指揮使,各系以同知、僉事及千戶、百戶、鎮之級,,行伍有總兵、副將、參將、遊擊、千把總之名、宜悉罷平時職級,只存行伍。京營之兵,兵部尚書即為總兵,侍郎即為副將,其屬郎官即分任參、遊。設或征討,將自中出,侍郎掛印而總兵事,郎官從之者一如京營,或用巡為將,巡掛印,即以副將屬之參政,參將屬之郡守,其行間戰將勇略冠軍者,即參用於其間。苟如近世之沈希儀、萬表、俞大猷、戚繼光,又未嘗不可使之內而兵部,外而巡也。自儒生久不為將,其視用兵也,一以為尚之事,當屬之豪健之流;一以為謀之事,當屬之傾危之士。夫稱戈比立矛者,士卒之事而非將帥之事也,即一人以聞,十人而勝之矣。兵興以來,田市井之間膂稍過人者,當事即以奇士待之,究竟不當一卒之用。萬曆以來之將,掩敗飾功,所以欺其君者何所不至,亦可謂之傾危矣。乃止能施之君,不能施之寇敵。然則今之所以取敗亡者,非不足謀可知矣。使文武為一途,為儒生者知兵書戰策非我分外,習之而知其無過高之論,為武夫者知民為用武之本,不以麤為能,是則皆不可叛之人也。

(1 / 1)
兵制

兵制

作者:黃宗羲
型別:人文小說
完結:
時間:2017-06-09 21:27

大家正在讀
當前日期:

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,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,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。

Copyright © 2008-2025 All Rights Reserved.
(繁體版)

網站信箱:mai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