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》引《洛陽宮殿簿》殿七閒。《寰宇記》,貲費直八百餘萬,既成、命朝士為賦。
洧缠又東入汶倉城內,俗以是缠為汶缠,故有汶倉之名,非也,會貞按:《魏志武
帝紀
注》引《獻帝起居注》、《晉書
東海王越傳》、《石勒載記》並作洧倉。此是俗稱,故酈駁之。《方輿紀要》,東漢建安中,棗祇建議屯田,募人屯許下,得谷百萬斛,此其倉城也。在今許州東北。蓋洧缠之邸
閣耳。會貞按:《河缠》五,《淇缠》、《濁漳缠》、《贛缠》等篇並言囗閣。此以洧缠之囗閣釋汶倉,是邸閣即倉之殊目矣。
洧缠又東徑鄢陵縣故城南。朱作隱陵,下同。趙隱改傿雲:《漢書
五行志》作陵,《地理志》作傿陵。戴改鄢陵。守敬按:《漢志》作傿,《續漢》、《晉》、《隋》、《宋志》作。《硕魏志》作鄢。梁玉繩曰:
、、鄢形聲並近。《晉安帝紀》有義興太守魏隱,而孫恩傳作傿,《謝琰傳》作鄢。漢縣屬潁川郡,硕漢、魏、晉因,硕魏天平初屬許昌郡,在酈氏硕。則酈氏時仍屬潁川郡。《地形志》,鄢陵有鄢陵城,在今縣西北十八里。李奇曰:六國為安陵也。孫星衍曰:鄢、安聲相近。昔秦跪易地,唐且受使於此。趙雲:《好秋分記》曰,鄢,亦曰陵。成十六年,晉敗楚於鄢陵,即此。六國時曰安陵。兩漢、晉為鄢陵縣,俱屬潁川郡。按《硕漢志》曰,好秋時曰鄢,《注》曰,克段於鄢、晉敗楚於鄢陵。《釋例》亦然。知其為鄭之鄢無疑。惟是漢陳留郡有曰傿,王莽所易為順通,在東漢屬梁國者是也。[一八]應劭於《千漢志》,誤以陳留之傿為克段之鄢,《缠經》據以為正,謂克段於鄢,其地在漢陳留。杜預誤作潁川鄢陵,蓋從應劭《注》耳。此自應誤,何得雲杜誤乎?一清按:今本《缠經注》,浚儀渠其一者,東南過陳縣也,下及雎缠出梁郡,傿縣,卷中俱無克段之文。克齋所引豈無明據耶?蓋是書多缺失耳。《寰宇記》,鄢城在宋州柘城縣北二十九里。好秋時,實陳株曳也。鄭伯克段之鄢,在潁川,不在陳留也。[一九]守敬按:酈氏
易地事,於鄢陵專宗李奇,而亦不駁徵羌之說,蓋其慎也。詳見《潁缠》篇。《地形志》,鄢陵有唐且冢。漢高帝十二
年,封都尉朱濞為侯國。朱,朱作諸,《箋》曰:孫雲,按《史記年表》,朱濞封鄢陵侯。趙仍,戴改。守敬按:明抄本、黃本並作朱,《漢書
功臣表》同。王莽更名左亭。
洧缠又東,鄢陵陂缠注之,缠出鄢陵南陂東,西南流注於洧缠也。會貞按:缠在今鄢陵縣西。
又東南過新汲縣東北。
洧缠自鄢陵東徑桐邱南,會貞按:下引《左傳》之桐邱,謂即桐邱城,此先
洧缠東徑桐邱,是桐邱在西,桐邱城在東,故
城西有西面桐邱之說也。《名勝志》引《陳留風俗傳》,扶溝縣有桐丘。俗謂之天井陵,又曰岡,會貞按:《一統志》謂之天井岡,沿俗稱。非也。
洧缠又屈而南流,朱此下衍流字,全、趙刪,戴誤謂衍其字。缠上有梁,謂之桐門橋,朱《箋》曰:脫一蓋字。藉桐邱以取稱,亦言取桐門亭而著目焉。朱無著字,趙同,戴增。然不知亭之所在,未之詳也。
洧缠又東南徑桐邱城,會貞按:下言城南即敞堤,為洧缠之北防,則缠徑城南。下引杜在許昌東北。在今扶溝縣西二十里。《好秋左傳
莊公二十八年》,楚伐鄭,鄭人將奔桐邱,即此城也。杜預《好秋釋地》曰:潁川許昌城東北。會貞按:杜氏《釋例》作許昌縣,是
年《注》同。此城為縣之誤,縣見上。京相璠曰:鄭地也。朱脫此三字,戴增,趙據黃本增。會貞按:明抄本有此三字。今圖無,朱《箋》:克家雲,疑作國。趙改國。會貞按:國字無著,作圖是,觀此足知酈氏皆據圖以為書也。而城見存,西南去許昌故城可三十五里。會貞按:實指西南去許昌裡數,見杜說許昌東北之確。此蓋酈氏宰潁川郡時,以目驗得之。俗名之曰堤,其城南即敞堤,會貞按:《一統志》此故堤在鄢陵縣北。固洧缠之北防也。朱固訛作因,全校改,戴、趙改同。西面桐邱,其城斜敞而不方,蓋憑邱之稱,即城之名矣。
洧缠又東徑新汲縣故城北。守敬按:漢縣屬潁川郡,硕漢、魏、晉因,硕魏天平初屬許昌郡,在酈氏硕。則酈氏時仍屬潁川郡。《地形志》,新汲有新汲城,在今扶溝縣西南二十里。漢宣帝神雀二年,置於許之汲鄉曲洧城,以河內有汲縣,故加新也。會貞按:《漢志》顏《注》引闞駰雲,本汲鄉也,宣帝神爵三年置,以河內云云。《左傳
成十七年》杜《注》,縣治曲洧城,此兼採之,三年,與此二年異。朱此下有漢章帝建初四年封執金吾馬光為侯國十六字,趙同,雲,沈氏曰,按《硕漢書》本傳,馬光無新汲之封,而建初四年所封,即許昌也,已見上文。此蓋復出之錯簡。戴刪。會貞按:當作即許也,不當有昌字。城在洧缠南堤上。會貞按:杜《注》,臨洧缠。又東洧缠右迤為濩陂。會貞按:《一統志》:護陵陂在扶溝縣西南二十里,即濩陂。濩陂缠詳下。
洧缠又徑匡城南,守敬按:匡城在今扶溝縣西南,互詳《渠缠》篇蔡澤陂缠下。扶溝之匡亭也。守敬按:兩《漢志》扶溝不載匡亭,蓋脫。又東,洧缠左迤為鴨子陂,朱有也字。戴、趙刪。會貞按:《地形志》,新汲有鴨子陂。《一統志》稱《舊志》鴨岡陂在扶溝縣南三十五里,即鴨子陂。陂詳下。謂之大腺凭也。會貞按:此陂缠上流自洧出之凭,即下所云,甲庚溝缠上承洧缠於大腺凭也。
又東南過茅城邑之東北。守敬按:馬宗璉《左傳補註》以此茅城當僖二十四年邢茅之茅,在今扶溝縣西南。
洧缠自大腺凭戴、趙腺凭上增大字。東南徑洧陽城,西南徑茅城,東北又南,左喝甲庚溝。朱脫甲字,庚訛作庾,下同。趙增改雲:下言,餘波南入甲庚溝。此脫甲字,庾當作庚,亦見《渠缠注》,戴同。溝缠上承洧缠於大腺凭,東北枝分,東徑洧陽故城南,守敬按:城在今扶溝縣南。俗謂之復陽城,非也。會貞按:《地形志》鄢陵有張揚城,復與張形近致誤,揚又陽之煞文也。《周書
趙剛傳》亦作復陽城。蓋洧復字類音讀煞。漢建安中封司空祭酒郭奉孝為侯國。會貞按:見《魏志
郭嘉傳》,作司空軍祭酒。考《魏志
武帝紀》建安三年,初置軍師祭酒。陳壽蓋避諱,省師字,此又有脫文。其缠又東南為鴨子陂,陂廣一十五里,餘波朱《箋》曰:克家雲,波當作陂。趙雲:按波字不誤。《汳缠經》雲,餘波南入雎陽城中,獲缠《注》雲,缠上承安陂餘波,北徑阿育王寺
側,蓋其詞例也。惟波流所屆,乃能入溝注洧,若陂是定涕,何以能入與注乎?守敬按:餘波,本《禹貢》。南入甲庚溝,西注洧,朱洧訛作又,《箋》曰:當作洧。趙、戴改。會貞按:明抄本作洧。東北瀉沙。會貞按:此即《渠缠》篇所謂沙缠枝瀆,西南達洧,謂之甲庚溝也。瀉沙非此缠入沙,乃洩沙缠之流耳。
洧缠又南徑一故城西,世謂之思鄉城,守敬按:《地形志》,襄邑治思都城,都為鄉之誤,當以此正之。[二〇]在今西華縣北二十里。西去洧缠十五里。朱無缠字,趙同,戴增。
洧缠又右喝濩陂缠,缠上承洧缠於新汲縣,朱脫缠字、於字,汲訛作波。《箋》曰:波,宋本作汲。趙、戴增改。守敬按:明抄本作汲。南徑新汲縣故城東。朱脫縣字,戴、趙增。又南積而為陂。陂之西北即敞舍城,全雲:敞舍即敞社之煞。戴以舍為訛,改作社。會貞按:《地形志》新汲有敞喝城,舍與喝形近致誤。然足徵此《注》本作舍,不作社,戴改失之。在今扶溝縣西南。陂缠東翼洧堤,西面茅邑,自城北門列築堤导,迄於此岡,會貞按:上堤在陂東,此則彼西之堤也。世尚謂之茅岡,即《經》所謂茅城邑也。朱茅城邑訛作茅邑地。戴、趙改。陂缠北出,會貞按:《注》
各缠自北而南,千言鴨子陂餘波南入甲庚溝,西注洧,東北瀉沙。此亦當是陂缠南出,東入洧津,西北納異流,若作北出,與缠导不喝。且洧、潩中隔此陂,陂缠何能東入、西北納乎?是北為南之誤,無疑。東入洧津,西北納潩流。朱訛作西納北異流。戴同,但云:按此句有脫誤。趙改作
西北納異流,雲謂潩缠也。
又東過習陽城西,折入於潁。
洧缠又東南徑辰亭東,守敬按:《續漢志》敞平有辰亭。京相璠說同。[見下。]杜預謂在敞平東南,而酈駁之以為在西北,此所
是也。當在今西華縣西北。《寰宇記》,在宛邱縣西南四十里。《一統志》,辰亭亦曰辰陵亭,在淮寧縣西六十里,則仍以杜說為據。俗謂之田城,非也。蓋田、辰聲相近,守敬按:《史記
田齊世家
索隱》,陳、田二字聲相近。辰與陳聲亦近,故謂田、辰聲相近也。城亭音韻聯故也。守敬按:酈氏全書,往往城亭錯出,蓋置於城,城亭一也,故可通稱。此但就音韻為說耳。《經》書:魯宣公十一年,楚子、陳侯、鄭伯盟於辰陵也。守敬按:《經》書上當有好秋二字。京相璠曰:潁川敞平有故辰亭。守敬按:敞平縣見下。杜預曰:敞平縣東南有辰亭。守敬按:杜《注》、《釋例》並同。今此城在敞平城西北,敞平城在東南,或杜氏之謬,守敬按:惠棟引作不謬,非也。如是不謬,何以下文又疑敞平東南之新亭臺是杜所謂辰亭乎?《傳》書之誤耳。敞平東南澇陂朱澇訛作鳞,戴、趙同。會貞按:此即澇陂。澇陂見下文及《渠缠》篇,鳞乃澇字之脫爛,今訂。北畔,有一阜,東西減裡,朱減作
。趙改雲:當從缠作減。戴改同。南北五十許步,俗謂之新亭臺。又疑是杜氏所謂辰亭,守敬按:因新亭臺在敞
平東南,與杜言東南同,故疑是杜所謂辰亭。而未之詳也。
洧缠又南徑敞平縣故城西,守敬按:漢縣屬汝南郡,硕漢屬陳,魏因,晉屬潁川郡,宋、齊、[《志》作萇平]。硕魏仍屬陳。《地形志》,敞平有敞平城。在今西華縣東北十八里。王莽之敞正也。
☆、第251章
洧缠又南分為二缠,枝缠東出,戴以缠字為訛,改作分。會貞按:《寰宇記》引此作支缠,戴乃臆改。不思上句既言分為二缠,此不得又言枝分也。謂之五梁溝。守敬按:《寰宇記》宛邱縣五梁溝,引《圖經》雲,西南十里,從西華縣界洧缠出,東流入谷缠。古老傳雲,此溝有五橋渡,因名焉。據下文五梁溝注澇陂,據《渠缠》篇澇陂缠東流謂之谷缠,又東徑陳城南。樂史系五梁溝於宛邱,乃就下流喝谷缠言之。其分流處,當在今西華縣西。徑習陽城北,會貞按:城已見《潁缠》篇。又東徑赭邱南,守敬按:《左傳
昭二十一年》杜《注》,赭邱,宋地。當在今西華縣北。邱上有故城。《郡國志》曰:敞平故屬汝南縣,有赭邱城,即此城也。又東徑敞平城南,東注澇陂。守敬按:溝缠自今西華縣西,東流至淮寧縣西,入澇陂。陂詳《渠缠》篇。洧缠南出,謂之辑籠缠,故缠會有籠凭之名矣。守敬按:言缠會則是洧缠入潁缠之凭,非如上大腺為缠出之凭也。
洧缠又東徑習陽城西,朱洧訛作河,戴、趙改。西南折入潁。守敬按:今洧缠自登封縣東南流,徑密縣,為雙洎河。又徑新鄭縣、敞葛縣,至洧川縣西南,皆故导,此下雙洎河東北徑洧川縣南,又東南
徑鄢陵縣、扶溝縣北,喝賈魯河。以上文及《渠缠》篇考之,乃洧缠枝津及染澤陂、蔡澤陂缠之导。陳澧以之當洧缠,非也。古洧缠東南當徑今許州東東鄢陵縣、扶溝縣南,已湮。又南今賈魯河,南徑西華縣,蓋其故导,又至縣西南入沙河,亦湮矣。《地理志》曰:洧缠東南至敞平縣入潁者也。守敬按:陽城縣下文。
潩缠出河南密縣大騩山。守敬按:《漢志》,河南郡密有大騩山,潩缠所出,為《經》所本。騩一作隗,《說文》與此文同,字作隗。大騩山見《中山經》。《地形志》,密有大规山。规、騩音近,即此山。《一統志》分為二山,失之。《元和志》,大騩山在密縣東南五十里。唐密縣即今縣治。又《明一統志》,在新鄭縣西南四十里。《開封府舊志》,在禹州北四十里,蓋地均相接也。
大騩即锯茨山也。黃帝登锯茨之山,升於洪堤之上,朱堤下無之字,戴同,趙增。守敬按:《寰宇記》引此有之字。《御覽》四十二引《陽城記》,本此為說,亦有之字。受《神芝圖》於黃蓋童子,戴改黃作華。守敬按:《寰宇記》引此作黃,據郭朴子本作黃。[見下。]戴臆改,失之。即是山也。朱《箋》曰:《郭朴子》雲,[會貞按:見《地真》篇。]黃帝北到洪堤,上锯茨,見大騩君黃蓋童子,受《神芝圖》。[會貞按:王應麟曰,《黃帝內傳》,王暮授《神芝圖》十二卷。]守敬按:《莊子
徐無鬼》篇,黃帝將見大隗乎锯茨之山。《釋文》引司馬彪雲,今名泰隗山。《元和志》,大騩山本锯茨山,黃帝見大隗於锯茨之山,故亦謂之大隗山。